欢迎来到长管会

扒一扒长安的历史之后,谈一谈长安的新能源汽车战略

[作者:宋楠  来源:第一电动网  时间:2015-04-30  阅读:2167次 ]
扒一扒长安的历史之后,谈一谈长安的新能源汽车战略
 
    长安汽车自主发展30年之后,逸动EV系列的电动车、插电混动车在上海车展上出现,意味着长安将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中国新能源市场。

    2015年上海车展,长安汽车全新概念车Raeton CC发布。与此同时,CS75四驱版正式亮相,逸动EV、逸动混合动力、逸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等新能源车也随之对公众展示。长安汽车在坚持争夺传统车市场份额的同时,有意识的将出击侧重点转移至电动车和混动车领域。

    图为BJ-212。它们的前身并不是威利斯吉普,而是由长安汽车仿制。因为产业调整,长安将全部资料转给北京汽车制造厂并经过改进才有BJ-212。

    在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,长安生产微型面包车系列非常受欢迎,至今仍是长安汽车值得骄傲的时期。当时,中国各个行业都在进行大刀阔斧的变化。长安汽车也在历史大潮中不断的调整自己并适应环境的改变。在一汽、二汽纷纷与大众、丰田、雪铁龙进行合资的同时,长安从与铃木合作开始,生产微型车、小型车切入中国车市。90年代,在“家庭购买第一台”的大环境下,长安汽车获得了自己的市场地位。现在,长安铃木、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的产品,已经涵盖了微型车、小型车、B级车、SUV、MPV等市场。

    长安汽车自主生产的第一款车奔奔,虽然外形并不讨人喜爱,整体做工相当一般,但开启了长安汽车走向二次自主研发的道路。此时,一汽的还是靠大众的桑塔纳来打天下;二汽也只有雪铁龙富康来创造利润;北汽的BJ-212和切诺基是拳头产品。

    长安在汲取了合资车厂积累的研发、制造、品质以及售后等方面的经验,转嫁至中国品牌车型。虽然长安品牌首款车型奔奔是以较低价位、较大空间的特征出现的,但是早期的车型品质管控完全不能与同期的合资车型相比(此时,中国品牌只有吉利和奇瑞,同样被糟糕质量和落后服务的所掣肘)。在此后的10余年间,长安汽车总结了中国车市以及潜在客户的喜好。

    长安的杰勋生不逢时,在MPV并没有被重视时期进入中国市场。当然长安此时已经开始与高校合作研发新能源车。甚至是较为超前的氢动力车。

    从奔奔mini、CX30、杰勋和悦翔,长安汽车在核心技术(动力+变速器)上有意识的增加自主研发的比例。在整车造型上,没有脱离逆向仿制的研发模式,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一些熟悉的影子。

     长安的CS-35小型SUV的出现,既适迎合市场的需要,又为死气沉沉的中国车市注入了一些新元素。至今,小型SUV车系,不仅是合资车厂还是更多国产车厂厮杀全新领域。

从志翔开始,逸动、睿骋、CS35等车型在外形内饰设计,逐步摆脱了逆向仿制的研发模式。在看到自身设计实力不足时,果断引进外来力量,通过与知名设计师合作,立足本土研发,对这时期的车型的外观内饰开始尝试正向研发。

    从逸动XT开始,长安汽车突然将整车的外观内饰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。无论是设计还是材质,都不亚于同级别(注意,并不是同等价位)的合资车。

    从CS75和逸动XT开始,长安汽车在车辆外观设计和正向研发领域骤然发力。CS75敦厚、稳重的外观,迎合了国人对SUV的特殊喜好。通过丰富的配置和极具性价比的售价,分流了欲购买大众途观、丰田RAV4的部分潜在客户。遗憾的是CS75上市时只有两驱车型可供选择,这对于丰富车型的产品线和满足客户偶尔“撒撒野”的欲望稍显遗憾。

    4驱版CS-75的上市,将是长城H-7的直接竞争对手。起码在整车外观,和匹配的4驱系统的优化商,笔者认为CS-75全面优于长城H系列。

     当然,长安CS-75使用的是博格华纳为横置动力匹配的智能4驱系统。其效能与目前在华销售的,南韩现代全新胜达、丰田RAV4、三菱帕杰罗劲炫等车型相似。

     2015年上海车展,四轮驱动版的CS75出现在长安的展台上,与Raeton CC同作为重点车型亮相。例数个各品牌的SUV车型状态,合资车厂的SUV几乎都是两驱、四驱车型同时上市,中国品牌SUV车型要么只有两驱型、要么四驱车型拖拉1至2年后才遮遮掩掩的上市。之所以这样的窘态,原因不外乎市场定价的区间过小,竞争对手打压激烈,四驱技术达不到设计要求。在10万-15万元区间,长安CS75的竞品几乎为长城H6、H7,众泰T600以及比亚迪S7。而竞品车型只有长城H系列具备四驱,其他的车系只有两驱供应,长安CS75极具竞争力。现在,四驱版CS75不能说打压长城,但从其市场份额中分割出相当的利润是不争的事实。

 

上一篇:长安斥32亿扩张发动机产能 将投产1.0...

下一篇:第十七届广州国际车展暨CS55PLUS上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