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必争论谁先谁后,请法律为长安无人试驾保驾护航
两会如期而开。
每年两会的重要性,大家心里都知道,在媒体界,能参会可是记者们的一大追求,可以列入本年度最大事,当然也是记者生涯的亮点之一,以后作为谈资也是非常值得炫耀的。
何况今年的两会更加重要,因为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。
经济已然进入新常态,全国人民都在等着两会对许多问题来个一锤定音,而经济支柱的汽车产业,今年则又会有不少提案让我们业界人兴奋,让我们充满憧憬。
去年以来。汽车圈的热点就是互联网造车,汽车智能化以及无人驾驶,但是归根结底说起来,还是无人驾驶最为吸引人,而且也可以称为互联网造车、智能汽车的终极之路,同时也是眼下就可以着手进入,一点点探索的实际问题,所以,今年一些汽车代表的提案一定少不了这一块。眼下就已经有至少两个代表提出了这个问题,有意思的是,一个是互联网的巨头一个传统汽车当家人。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这个问题,虽然角度不同,也引得业界一片讨论,差一点就会造成口水仗。客观地说,每个人所站立场不同,地位不同,代表的企业不同,自然会有不同的角度,但是,他们的提案最终殊途同归,说明了什么问题?说明了无人驾驶问题的确已经到了引人注目的时刻,而且也到了有必要予以立法的时刻了。
但是,业界却又开始了一场口水仗:一方认为,既然是造车,无论你什么时代,我们都是主体,因为终归是造车;而另一方认为:互联网改变世界,自从有了互联网,世界为之发生巨变,可以称为继工业革命之后的又一次革命,所以,当然以我们为主体。两者为此争论不休,互不相让,每个都想在气势下先声夺人,取得压倒性胜利。
其实,争论这些问题有什么必要?比如说你要争论清楚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之后再去开养殖场?还是搁置争论,按部就班地建鸡场、选鸡苗?当然,如果你不理会对方,你也能做事,只是,如果你能想清楚,看清楚局势,互相融合互相支撑的话,那几乎可以说是站在当代的巨人肩膀上:要明白,双方其实互为对方的巨人,对方的贵人,就看你会不会借力打力,会不会融合,有没有一个博大的心胸。
在一片争论声里,一片莫衷一是的惶惑里,总有人在笃定地做事,并不理会外界在说些什么,自己也不去出这个风头。
比如长安汽车。其实真正关心无人驾驶、智能化的人,都知道和了解长安在此方面的情况:长安汽车在无人驾驶方面已经取得突破,扰可靠消息:4月中旬长安即将进行国内首例的无人驾驶长途试驾,该长距离测试在国内是首例,放眼世界也处在前列。本次重庆到北京的自动驾驶车辆实现了自动驾驶三级,能够实现结构化道路自动驾驶,包括全速自适应巡航、交通拥堵辅助、车道对中、交通信息识别、自动换道和非结构化道路接管提醒等。这些内容都是未来几年汽车行业的主要的发展方向,行业基本都规划在2020年实现。这次通过重庆到北京实路演示,是对以上三级自动驾驶的主要功能和技术进行真实道路测试,为后续工程开发和性能匹配提供实践经验。
长安目前的对于自动驾驶的整体计划是2016年1级自动驾驶上市,并扩大应用规模,今年3月份实现睿骋自动驾驶1级量产,并在国内首次量产全速自适应巡航;2级全自动泊车已经进入性能匹配阶段,计划2017年实现量产,2级集成式巡航(单车道自动驾驶)进入工程开发阶段,2018年量产;3级自动驾驶在2016年开展实路功能测试,并在2019年量产;长安也将在2025年以前实现全工况无人驾驶技术。整体保持国内领先水平。
长安之所以这么于无声处听惊雷,其实,还是与其注重研发、在自主研发上豪掷千金而绝不后悔有关。长安的无人驾驶技术,其实不谦虚地说,处于世界前列:长安汽车已在长安研究总院设立智能网联技术研发中心,长安美国中心设立智能网联研发部门,同时准备在硅谷设立办事处,在印度建立离岸软件中心,形成“三国三地、各有侧重”的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格局。为什么要在美国设立智能网联研发部门?而且是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所在地?长安一直是这样的作风:要做就做到最好,杀到世界最高水平所在地,挖最前沿的人才,进行最大手笔的投入。
还有必要争论传统汽车与互联网谁先谁后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吗?长安以低调务实的态度,成为不回答的最好回答。
看来,关于智能驾驶、无人驾驶的确到了该立法的时候了,不要老是让法规落后于实际,让现实倒逼法规的完善。在美国已经有无人驾驶可以上路的案例了,在中国亦然:马上到来的长安无人驾驶实验,对于法规就是一个促进。